钡铼技术:2025工业智能体元年,盘点已推出的工业AI大模型总有一款适合您

2025-09-26 15:55:53

2025 年被称作“智能体元年”。在上海工博会上,西门子展示了他们的 Industrial Copilot —— 一个能够辅助工程师编写 PLC 程序、理解工艺文档、甚至优化设备调试的大模型应用。

这不仅仅是一次产品展示,更释放了一个信号:工业大模型,正在成为制造业的下一个竞争焦点。无论是电力、煤矿,还是钢铁、储能,大家都在问同一个问题——工业大模型到底能带来什么?

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目前几条主线的发展现状,也聊聊它们的真实价值。


工业物联网关




一、语言型大模型:懂设备的“工业顾问”


代表:西门子 Industrial Copilot、华为盘古工业大模型

语言模型的优势在于“理解”和“表达”。在工业里,它们可以:

  • 自动生成 PLC 程序代码

  • 快速搜索工艺文档、设备手册

  • 辅助工程师调试和排障

能显著提升工程师效率,但模型的“幻觉”问题必须解决,否则可能带来安全风险。



二、视觉型大模型:制造业的“火眼金睛”


代表:百度文心视觉工业版、海康威视 AI 质检平台

在质检环节,大模型可以识别钢材、PCB、电池片等表面缺陷,实现秒级检测,远超人工。

这条路线落地最早、效果最直接,但需要海量标注数据支撑,适合大批量制造企业。



三、时序预测型大模型:工厂的“预测大师”


代表:AWS Lookout for Equipment、Azure Anomaly Detector

基于 IoT 采集的海量传感器数据,大模型可以:

  • 预测设备何时会故障

  • 做能源消耗预测与优化

  • 帮助储能、电网进行调度

对工业物联网厂商和设备厂商意义重大,但建模难度高,需要丰富的场景数据积累。



四、控制与优化型大模型:数字孪生里的“调度员”


代表:中石化工艺优化大模型、国家电网电力调度大模型

大模型结合数字孪生与控制算法,可在化工、炼化、电网、机器人调度中实现最优参数设定。

这类模型对安全性要求极高,目前多用于科研和示范项目,真正大规模落地仍在探索。



五、行业专用大模型:定制化的“行业大脑”


  • 电力行业:国网源网荷储大模型

  • 煤矿行业:华为 × 中煤科工矿山大模型

  • 钢铁行业:宝武“钢铁大脑”

  • 制造业:富士康、比亚迪等的专属制造大模型

行业专用大模型更接地气,但投入高、周期长,只有头部企业能负担。



钡铼技术的思考


在我们看来,大模型确实正在改变工业:

  • 工程师从“手工编程”转向“模型辅助”

  • 质检环节更智能,预测维护逐渐普及

  • 行业标准正在被重新定义

深圳市钡铼技术有限公司在ARMxy 系列工业计算机BL410/BL460 边缘计算平台上,已经支持 YOLO、OPEN CV、Node-RED、AI 推理、工业协议解析。未来我们会进一步结合 工业知识库 + 时序预测 + 视觉检测,打造更贴近工厂现场的大模型解决方案。


工业物联网关


工业大模型,不是跟风的口号,而是工业数字化升级的必经之路。它不会一夜颠覆制造业,却正在一点点渗透进工程师的日常工作,真正把“智能”落到实处。

你怎么看?大模型会是工业的革命性力量,还是一阵风?欢迎留言交流。




微信公众号

首页
产品
案例
联系钡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