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历史上的那些“之最”你知道几个?
从一位芬兰大学生的兴趣项目,到如今支撑全球服务器、手机、卫星系统的操作系统,Linux用三十多年书写了一段开源传奇。那么在这段光辉历史中,又有哪些“之最”值得我们铭记?今天就带你一起盘点Linux发展史上的高光时刻!
最初的版本:Linux 0.01
1991年9月,年仅21岁的林纳斯·托瓦兹(Linus Torvalds)在Minix论坛发布了第一个Linux内核 —— Linux 0.01。
仅有1.44MB大小
运行在Intel 80386处理器上
只能运行少数命令,连图形界面都没有
就是这么“简陋”的开始,开启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开源革命!
最广泛部署的“Linux变种”:Android
很多人没意识到:我们每天使用的手机系统 Android,其实就是基于Linux内核!
全球70%以上智能手机运行Android
Android每年影响数十亿用户
从手表到电视,再到汽车和无人机,到处都有Linux的身影
Linux从服务器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Android功不可没。
商业化最成功的发行版:Red Hat
Red Hat是全球第一个将Linux做成企业产品的公司,推出的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(RHEL) 成为各大企业和机构的首选。
2019年,IBM以340亿美元收购Red Hat,成为开源史上最大的并购案。这标志着:开源也能商业成功,Linux的价值不容小觑。
社区最强大:Debian项目
1993年启动的Debian,是完全由志愿者维护的自由软件操作系统。
拥有超过50,000个软件包
是Ubuntu、Kali、Raspbian等发行版的“祖先”
被誉为最纯粹、最稳定的Linux社区发行版
一句话:没有Debian,就没有今天的Linux生态。
最小的Linux:Tiny Core Linux(仅11MB)
你没看错,这是一套可以运行GUI的Linux系统,只有11MB!
适合资源受限的设备(比如老旧电脑、嵌入式硬件)
支持图形界面和基本网络功能
真正的“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”
想体验极致的精简系统,不妨试试它!
最严重的漏洞:Dirty COW
2016年,Linux内核曝出一个致命漏洞 —— Dirty COW(CVE-2016-5195)。
涉及Linux写时复制(COW)机制
几乎影响所有主流发行版
黑客可利用该漏洞提权,控制整个系统
这是对开源安全机制的一次重大考验,也促使社区更加重视内核安全。
Linux“上天”:太空中的操作系统
你知道吗?Linux不只统治了地球上的服务器,它还飞上了太空!
SpaceX的“猎鹰9号”火箭、龙飞船用的是Linux系统
国际空间站的笔记本全部从Windows切换到Linux
NASA的火星车操作系统也是基于Linux内核
可以说,没有哪一个操作系统能像Linux这样,横跨地表与太空!
支持周期最长的内核版本:Linux 4.14
Linux内核迭代很快,但也有一些“长寿”版本。
Linux 4.14 发布于2017年
长期维护到 2023年
被广泛用于嵌入式设备和车规级系统
对比一下,很多手机系统两年就停止更新,Linux稳定支持六年,实属罕见!
钡铼 ARMxy 系列:Linux + 边缘智能的强强联合
钡铼技术推出的 ARMxy 系列工业边缘计算终端,就是在 Linux 的基础上深度定制的智能网关/控制器平台。
.jpg)
采用开放式 Linux 系统,具备:
自主可控内核
支持 Docker、Node-RED、Python 等主流框架
支持工业协议(Modbus、OPC UA、MQTT 等)
可运行 AI 推理(内置 NPU 可达 1~6 TOPS)
适用场景:
工业 IoT 边缘数据采集
能源储能系统控制
PLC 协议解析与转发
智能控制与远程监控
机器人或AGV核心控制
Linux 提供了开放的“软件底座”,而钡铼则在此之上构建出“智能工业大脑”。
Linux不仅是一款操作系统,它更代表了一种 开放、共享、协作、透明 的技术文化。从实验室、机房、办公室,到手机、汽车、太空舱,Linux无处不在。
这些“之最”不仅是技术的里程碑,更是开源精神的见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