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工博会告诉我们:AI边缘计算已成工业必争之地
昨天开幕的上海工博会,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信号:几乎所有的工业企业,都在聚焦 AI边缘计算。
无论是自动化巨头,还是创新型企业,展台上最显眼的位置,摆放的都是“边缘+AI”的产品。工博会正在告诉我们:AI边缘计算,已经不是概念,而是工业领域的必争之地。
为什么大家都在做AI边缘计算?
过去几年,工业数字化的关键词是“上云”。数据被传到云端,做集中处理与分析。但真正落地时,企业发现:
延迟太高 → 云端反应慢,现场控制来不及。
带宽不够 → 视频、图像数据量太大,传不动。
安全隐忧 → 生产数据不敢完全上云。
因此,算力必须下沉到边缘:在工厂车间、设备旁边,直接完成数据采集、分析与决策。
上海工博会的三大趋势
今年的工博会,让人感受到边缘计算的三个鲜明趋势:
1. 算力快速升级
从 1TOPS → 10TOPS → 100TOPS,边缘设备的AI算力正快速跃升。视觉检测、预测性维护、能耗优化,越来越多的AI模型可以直接跑在边缘端。
2. 接口更开放
工业应用离不开现场连接。最新的边缘产品普遍具备 RS485、CAN、DI/DO、工业以太网接口,同时兼容 Modbus、OPC UA、MQTT 等协议,实现 “数据不孤岛”。
3. AI场景更接地气
过去说“AI”很抽象,而现在则是能看见的场景:
产线相机 → 缺陷识别
电机水泵 → 异常监测
储能系统 → 温控与安全保护
智慧养殖 → 环境监测与联动调控
未来,AI边缘计算会走向哪里?
结合展会与行业动态,未来有三条发展路径值得关注:
轻量化AI模型:小模型在边缘快速推理,满足实时需求。
边缘协同:多节点互联,形成“分布式算力网络”。
边缘+云融合:边缘做实时响应,云端做全局分析。
这意味着,未来的工厂将不仅仅是“自动化”,更是“智能化”,由边缘AI驱动。
钡铼技术的布局:ARMxy系列
深圳市钡铼技术有限公司,已在AI边缘计算方向展开系统布局,核心代表就是 ARMxy系列工业嵌入式计算机:
丰富处理器:基于NXP、TI、瑞芯微、全志处理器,兼顾算力与低功耗。
AI算力支持:部分型号内置 NPU(如 BL460 内置 6TOPS NPU),可运行深度学习模型,适合视频分析、人脸识别、目标检测等应用。
丰富的工业接口:RS485、CAN、DI/DO、以太网,多样化IO板灵活扩展,满足现场接入。
协议全覆盖:支持 Modbus、OPC UA、MQTT、DLT645、IEC104 等工业与能源协议,便于数据采集与上传。
应用广泛:可用于工业控制、储能系统、机器视觉、AGV机器人、智能养殖、智慧能源等场景。
我们相信,ARMxy 系列不仅仅是一个硬件平台,更是钡铼技术在 AI 边缘计算赛道的战略基石。未来,钡铼将继续推动边缘计算与工业现场深度融合,让智能真正落地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