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节点与湿节点输入的区别
2025-04-01 17:44:06
钡铼技术
干节点与湿节点输入的区别
1. 基本定义
类型 | 工作原理 | 典型信号特征 |
---|---|---|
干节点 | 无源开关信号(机械触点通断) | 电压/电流由外部电路提供 |
湿节点 | 有源传感器信号(自带供电或需外部激励) | 自带电压/电流输出 |
2. 电气特性对比
参数 | 干节点 | 湿节点 |
---|---|---|
信号类型 | 无源触点(如继电器、按钮) | 有源信号(如4-20mA、0-10V) |
供电需求 | 无需供电 | 需外部电源或自供电 |
阻抗特性 | 高阻抗(开路)→低阻抗(闭合) | 固定输出阻抗 |
抗干扰能力 | 较强(通断状态明确) | 较弱(需防信号衰减) |
3. 接线方式差异
干节点典型电路:
+24V ——→ [开关] ——→ [PLC输入] ——→ GND (电压由PLC或外部电源提供)
湿节点典型电路:
传感器+ ——→ [信号+] ——→ [PLC输入] 传感器- ——→ [信号-] ——→ [PLC公共端] (传感器自带或外部供电)
4. 应用场景
场景 | 干节点适用案例 | 湿节点适用案例 |
---|---|---|
状态检测 | 门磁开关、急停按钮 | 温度变送器、压力传感器 |
工业控制 | 继电器输出控制电机启停 | PID调节阀位反馈 |
功耗敏感 | 电池供电的无线报警触点 | 需单独供电的智能传感器 |
5. 系统设计注意事项
干节点:
需配置上拉/下拉电阻(通常2-10kΩ)避免浮空
长距离传输建议加TVS二极管防浪涌
湿节点:
注意信号匹配(如PLC输入阻抗需≥湿节点负载阻抗)
4-20mA信号需250Ω精密电阻转换为1-5V
6. 常见误区澄清
❌ 误区1:干节点=数字信号,湿节点=模拟信号
✅ 事实:干节点也可传输低速脉冲信号(如流量计触点),湿节点也有开关量(如NPN接近开关)❌ 误区2:湿节点必须接电源
✅ 事实:部分湿节点(如压电传感器)可自发电
7. 选型决策树
graph TD A{需检测物理量?} -->|是| B[选湿节点] A -->|否| C{仅需状态通断?} C -->|是| D[选干节点] C -->|否| E{信号需长距离传输?} E -->|是| F[选湿节点4-20mA] E -->|否| G[根据成本选择]
8. 故障排查要点
故障现象 | 干节点可能原因 | 湿节点可能原因 |
---|---|---|
信号持续为0 | 触点氧化/线路断路 | 供电异常/传感器损坏 |
信号波动大 | 机械振动导致触点抖动 | 电磁干扰/接地不良 |
误触发 | 绝缘下降导致漏电流 | 信号线短路/阻抗不匹配 |
总结
本质区别:干节点是无源开关,湿节点是有源信号源
优先选干节点:简单状态检测、无供电条件时
优先选湿节点:需精确测量、长距离传输时
工程经验:PLC的DI模块通常兼容干/湿节点(通过跳线配置),而AI模块仅接收湿节点信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