钡铼技术趣解系列第八集:趣解电力IEC61850协议
你知道吗?
在电力圈,有一门“语言”堪称技术流派中的爱因斯坦 + AI翻译官 + 电力调度高手于一身,它就是今天的主角——IEC 61850!
今天,钡铼技术就带你用轻松的方式,搞懂 IEC 61850 到底是啥、它有多牛、又能干啥!
.jpg)
IEC 61850 是什么?
IEC 61850,是国际电工委员会(IEC)制定的一套用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通信标准,主要用于:
变电站自动化系统
风电场、光伏站等新能源系统
电网调度通信系统
通俗点讲:
它就是让电力系统中各种设备说同一种语言、理解同一个逻辑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配合动作的一套标准体系。
和传统协议有什么不一样?
以前,设备通信靠啥?Modbus、IEC 104、甚至232/485串口通信。
这些协议虽然“老当益壮”,但结构简单,主要是“问答式”:
主站:你电压多少?
设备:220V。
主站:你电流多少?
设备:10A。
效率低、时效差、联动慢。
而 IEC 61850 则像是“全自动群聊+事件触发+智能建模”:
一台断路器动作了,GOOSE 报文在毫秒级内广播出去
保护装置马上反应,启动跳闸
SCADA系统立即接收到报告,显示当前故障信息
全过程只需要几毫秒!
IEC 61850 有哪些关键词?
逻辑节点 LN | |
ICD/SCD 文件 | |
MMS 协议 | |
GOOSE 报文 | |
SV 报文 |
IEC 61850 有什么用?
▶ 毫秒级事件响应:适用于继电保护、开关控制等必须“快狠准”的动作。
▶ 设备建模统一:变电站再多设备、再多厂家,也能“统一语言”。
▶ 自动识别与配置:支持“即插即用”,一插上去,SCADA系统就知道是谁、在哪儿、干嘛的。
▶ 高度兼容未来智能电网:特别适合光伏、风电、储能等新型电力系统。
核心对比:IEC 104 vs IEC 61850
选手一号:IEC 104
全称:IEC 60870-5-104
身份:电力远程监控协议
上线时间:上世纪90年代
通信方式:客户端-服务端(主站-子站)
用武之地:变电站到调度中心的数据上传
特点关键词:轻量、简单、稳定
选手二号:IEC 61850
全称:IEC 61850
身份:智能变电站通信标准
上线时间:2004年左右
通信方式:对象建模+服务通信+事件广播
用武之地:站内设备间高速通信、保护控制联动
特点关键词:高速、灵活、复杂、面向未来
协议模型 | ||
数据结构 | ||
通信方式 | ||
实时性 | ||
适用范围 | ||
配置复杂度 | ||
发展定位 | ||
典型应用 |
举个栗子
假设你是一个变电站的工程师:
忽然某个电缆出故障,某保护装置立刻发现异常
GOOSE 报文一广播
附近的开关装置收到后立即跳闸
整个过程只用了 3ms
以前靠Modbus?还在排队问“出啥事了”……
BE120 系列:让老设备也能说“61850语言”!
传统设备多数只支持 Modbus,怎么接入IEC 61850系统?
你需要一台BE120 系列 Modbus转IEC 61850网关